首頁 > 剛正不阿的青州狀元王曾
剛正不阿的青州狀元王曾
王曾,字孝先,北宋青州益都人。幼年父母早喪,由叔父王宗元撫養長大。少年時代的王曾,就讀于青州的矮松園,學習刻苦認真,文章寫得很好,遠近聞名。
成年后的王曾,參加科舉,在鄉貢試、禮部會試和金殿廷對三級考試中,以優異成績連續獲得解元、省元、狀元,連中三元。最后官至宰相,被人譽為“三元”宰相,這在中國歷代數百名狀元中極為罕見。
身為宰相的王曾,政績卓著,被譽為一代名相。他敢于直諫,于國于民有利的事,大力提倡;不利的事,則力除其害,對皇帝敢當面勸阻。他知人善任,注重選拔人才,曾力薦范仲淹、包拯等人,委以重任。而且,王曾嫉惡如仇,不徇私情,對那些靠講情、姻親、裙帶關系升遷的人,一旦發現,立即懲治。
王曾為政嚴謹持重,每次進言,奏明國家利害之事,都詳實明晰而又合情合理。
王曾眉目如畫,一表人才。為人端厚謹重,在朝中為官,進止有禮,閑時居家,寡言少語,且平生極為節儉。著名京劇《秦香蓮》中,有位剛直不阿的王丞相,頗受觀眾喜愛,據說,這個藝術形象的原型就是一代名相王曾。
由于王曾剛正不阿,常常得罪皇帝貴胄,曾被三次罷相貶官,到地方任職。第二次罷相時,就回到家鄉出任青州知州。
王曾任青州知州時,為家鄉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他特別重視教育事業,一上任,就建起了州學,劃撥了30頃土地給學校,蓋了120間房舍,每年撥給30余萬兩白銀的經費,還請了許多知名的學者來做教授。王曾的做法得到朝廷的褒獎,皇帝還下詔書,昭示全國各州要以青州州學為榜樣,大力興辦學校。
王曾逝世后,為表彰他的政績和操守,宋仁宗親自為他撰寫了“旌賢碑”的碑額,后又把他的鄉里改名為“旌賢鄉”。“旌賢鄉”即今天的青州市鄭母鎮。

上一篇:
“獨榜進士” 王日昇
下一篇:
彌河東岸有三座寺院,個個都有傳奇
推薦資訊
網友評價
點評內容
請輸入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