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來青州旅游怎么能錯過深夜夜市上的生煎包呢~
來青州旅游怎么能錯過深夜夜市上的生煎包呢~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里,最離不開的就是抖音、快手這種“奶嘴樂”,吃飯拍一條、旅游拍一條、網紅視頻模擬再來一條……不用簽約經濟公司、不用選擇黃道吉日,隨手一發,人人都是新時代的明星。
最近,茉莉就在抖音發現了一家美食。這家位于中都夜市上的小攤車“上海生煎”,從今年8月4號發布第一條抖音視頻開始,短短一個月內就有四千多粉絲,攤主“有哥”特別自豪:我是這塊抖音粉絲最多的!有哥在抖音上發的內容也簡單,或是生煎包的制作過程,或者是夜市上排隊的人群。評論里有人問在哪要去吃,有人說吃過還不錯,也有人想學這門手藝問有哥教不教。
未及華燈初上,有哥早早就來到了中都夜市的攤位上。許是這幾天天氣轉涼的緣故,夜市上的人比前些天多了不少。“這兩天有點忙,我這不還拉了個小伙伴來幫忙。”有哥一邊支攤位一邊說。
有人說,上海的生煎包其實是山東人發明的。許是有這樣的緣故吧,小巧可愛的生煎在“阿拉上海寧”的燈紅酒綠中發酵,又回到齊魯大地上,竟然沒有半點水土不服。
有哥在青州做生煎有些年頭了,“原來的時候,是在銀座底下商城那里,就是從永和豆漿那里下去,后來就搬到中都夜市上了,這里人流量大,買賣還不錯。”
有哥做的生煎,面皮雪白松軟,肉餡飽滿緊實,湯汁香濃滾燙,底板焦香酥脆,縱使有天大的不開心,吃上一份有哥做的生煎,都會覺著人生因此而美妙起來!
有哥的生煎都是11元一份,因內餡不同而給不同的個數。“一般為了填飽肚子,選經典生煎,個數多能吃飽;好久沒吃了,為了解饞,選自己喜歡的蝦仁、蟹黃、精肉,比經典的少一個。”
有哥說,剛開始做生煎的時候,因為不得要領,在家里練了好久才敢出攤,“當時就特別怕別人吃完之后說——‘不中吃’!”
現在有哥完全沒有這個擔憂了,一鍋生煎出爐,很快就能賣完,有時候那些買好幾份的顧客還要在攤位前耐心等下一鍋。
馮女士是有哥的老回頭客了,“吃了至少得有四五年了,現在我們都熟了,就跟朋友一樣。有外地朋友到青州來旅游,有本地朋友約著一塊逛夜市,我都會帶她們來吃有哥做的生煎。”
顧客里老朋友不少,新朋友也很多,說起大家的喜歡,有哥有些靦腆:“現在一晚上能賣兩三千個吧,主要還是得感謝大家喜歡我做的這個味。”
夜深了,中都夜市上熱鬧不減。
“有哥,給我來一份經典!”
“我要兩份大蝦的,還要等多久?”
大家熟悉地點著自己喜歡的,味蕾的傳承似乎也在這一刻得到了傳遞。不華麗、不張揚,有哥的上海生煎就如同散布在青州大街小巷里的無數小店一樣,他們草根又不缺個性,他們簡陋又寫滿故事,數年如一日的堅持里,既驚艷了時光,又愉悅了味蕾。
作者:瓊琳
青州市旅游網(gujiuzhou-com)
新聞線索:15318975702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