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州衡王橋落成記
青州衡王橋落成記
花都青州,坐落翠山下,碧水繞環城。十里長街傳佳話,一條通途達兩京。山明水秀,遐邇聞名。駝嶺頌歌譜新章,千古流傳,響徹蒼穹。衡王大橋,壯觀恢弘,橫跨洋溪河,貫通衡王路。似巨龍天降,厚載濟世,朝迎旭日升;如長虹臥波,倩影迷人,暮送夕陽落。莫道矮枝難棲鳳,敢詡華夏稱唯我。
衡王橋,上海同濟大學魯晨海提供方案,濰坊市設計院設計,山東路通集團青州分公司承建。橋配欄板,長達二百八十六米,邀河北曲陽華洋石雕公司助陣,精工雕制板畫五百八十幅,意境深邃,筆法洗練,栩栩如生,洋洋大觀。南來嘉賓南欣賞,北來高朋北瀏覽。板雕王府軼事,始自恭王就藩青州,止于王府被查抄,歷六代七王,經一百五十九載。書王府輝煌,記王府不幸,慶王府男兒少庸才,哀王府女兒多薄命。頌曲繚繞,隱含刀槍鳴。凝王家喜、怒、哀、樂于一橋,融知識、教育、情趣于一體,寓教于樂,文情畫意相輝映。
眾星捧月月融融,海岱明珠珠瑩瑩。衡王橋落成,承青州市政府通盤籌謀;市規劃、建設、文化部門領導萬金亮、高華、王健君、夏名采等統籌調遣;金石設計公司丁岱宗、泰和廣告公司房德石參與設計。青州市文化名人王健君、夏名采、劉杰、房重陽、有令恒、張景孔、冀瑞永、孫新生等提供故事素材,青草堂主劉沂生撰擬成文;蒙衡王后裔霰氏族長霰旭亮、王府貢品糕點師“黃帶脫”后人脫寶光、脫安利、王府貢品糕點師“黃帶劉”后人劉福波、劉健萍、劉健敏、劉健穎等鼎力佐助。
辛苦當代事,澤及未來人,樂人以娛己,濟世而醒人。衡王大橋,獨樹一幟。三十二組故事,六十四幅畫境,再現王府塵世蹤。是是非非,任人說評。頂禿鬢斑,晝夜筆耕。瘦叟今愈瘦,狂歌一曲,不知誰予聽:
云門滴翠彌水清,銀瓜蜜桃負盛名。
衡王大橋貫南北,王府傳說篆史銘。
圖解王室盛衰事,追憶皇家興亡蹤。
過路君子應有得,切莫視為山海經。
青草堂主劉沂生 撰文
青州市衡王橋建設指揮部 監制
甲午荷月望日 恭立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