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州萬年橋上為什么雕刻《二十四孝圖》
青州萬年橋上為什么雕刻《二十四孝圖》
青州的母親河——南陽河之上,有座雄偉而又古樸的七孔石橋,叫萬年橋,又叫北大橋。它橫跨于南陽城與東陽城之間,有“南通淮沂,北接燕冀,萬里無滯,百丈何懼”的美譽。橋兩邊的石欄上,分別雕刻著二十四孝圖。“文革”期間,曾被水泥覆蓋,如今水泥去掉,又重放光彩。橋欄上為什么雕刻二十四孝圖呢?這里面有段發(fā)人深省的故事——
萬年橋原是一座木橋,每遇暴洪就蕩然無存。明朝萬歷年間,知府衛(wèi)一鳳和知縣劉養(yǎng)浩主張重修此橋,以巨石代替木料,筑成了千秋永固的“萬年橋”。
竣工后的萬年橋,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一景。四府八州來參觀的人絡(luò)繹不絕。尤其是九月九、三月三,經(jīng)過萬年橋上山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們,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春暖花開之日,才子佳人,農(nóng)夫商賈,云集橋頭觀光賞景者,不計其數(shù),熱鬧非凡。
大煞風(fēng)景的是,甲子年三月三這天,有個衣著襤褸的乞丐,頭枕著一個破油瓶,袒胸露肚的躺在大橋中間。乞丐蓬頭垢面,渾身疥瘡,肚子上淌著血,腿上流著膿,蒼蠅叮滿頭,蛆蟲爬遍腳。更可憎的是,乞丐伸著雞爪般瘦削的臟手,一聲連一聲地呻吟:“好心的人吶,給點吃的吧,給口水喝也行!哎喲,疼煞我了,誰給我吸吸血呀,誰給我舔舔膿呀……”膿血污垢,腥臭熏天,別說是給他舔,就是看一眼也把腸子嘔出來,人們捂鼻子的,堵嘴巴的,恨不得長上三只腿,躲得越遠(yuǎn)越好。
巳牌時分,來了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年輕書生,看了一眼乞丐,二話沒說,推開眾人,趴到乞丐的腿上就舔膿。那乞丐也不呻吟了,“嗖”地爬起來,冷笑著說:“好小子,你長著仙眼吧的,沒長著仙骨頭。你連父母都不孝順,還來為我舔膿,去你的吧。”書生還想往上湊,那個乞丐打個旋兒,忽地不見了。
眾人目睹此情,都驚奇得不得了。人們是認(rèn)識書生的,他叫程先,是南陽城大戶人家的公子,整日閉門不出,手不離天書,一心想修道成仙,自已覺著也快成半仙之體了。人們紛紛問他昨回事,他說:“天書上說,三月三,北大橋上過神仙。今天是三月三,果然不錯,神仙呂洞賓就躺在這里。”“呂洞賓?你認(rèn)識他?”眾人半信半疑。程先說:“剛才那乞丐,頭枕著油瓶,瓶口在下,正對著他的嘴,你們想,上邊一個口下邊一個口,不就是‘呂’字嗎,我一眼就認(rèn)出來了。你們早來的,誰若給他口水喝,就能活到一百歲,誰若給他口飯吃,誰就會長生不老。他身上那膿和血是啥?那是仙漿神液,誰若舔上一口,那可就得道成仙了。”眾人聽了,都后悔地跺著腳說:“都怪咱沒長著仙眼,咱若認(rèn)出他是呂洞賓,早就把他身上的膿舔干凈了。”
程先回到家中,悶悶不樂,呂洞賓說我不孝順父母,我怎么不孝順呢?沒缺爹娘吃穿用度呀!忽地,他想起來了,父母就是因他不聽話,才先后死去的。那年修萬年橋,石頭全部從南山上往下運。山路崎嶇,車輛不通,就只有靠肩扛背馱。他程家家大業(yè)大,雖然為修橋捐了巨款,父親還是說:“闔城的年輕后生都到南山上背石頭,你年紀(jì)輕輕的,也該去盡盡義務(wù)。這修橋筑路可是積陰功哩!”他只顧答應(yīng),卻手不離天書。父親再三催他,他才無可奈何地離開了家門。幾天過去了,父親不見兒子的蹤影。一問,兒子根本就沒去南山背石頭,父親一氣之下去了南山。背石頭的年輕人只當(dāng)他閑逛呢,沒料到程老爹背起一塊石頭就往山下走。走了一段,他想:這石頭怎么這么重啊!這一想不要緊,驟然間背上像壓了一座山,石頭一下子把他壓倒在地上,當(dāng)場就將他砸死了。眾人都后悔不迭,早知道程老爹也來背石頭,就該把咒語告訴他。
原來修橋伊始,衛(wèi)知府為運石料犯了難。恰一位云游道士指點說,我有一個咒語,背石頭的人只要默念著,再大的石頭也能背得動。知府請他傳教,他說人們背石頭,口里要默念:“山上石頭重,背上石頭輕。修成萬年橋,造福積陰功。”說來也怪,咒語一念,背上的石頭果然輕了許多。
程母聽說老伴死了,兒子又不在家,一陣急火攻心,伸腿咽了氣。半個月后,程先回到家,鄉(xiāng)親們已經(jīng)把他父母給埋葬了,他聞訊后大哭一場。鄉(xiāng)親們問他哪里去了,他只得實話實說,說為了修道成仙,先到云門山萬春洞,和陳摶老祖過了三夜,又鉆進(jìn)云門石窟,尋覓李道人的足跡待了五天,后來又到昭陽洞的仙人橋上,仰望蒼穹七日。一心等候神仙超度哩,誰知連個神仙毛也沒見著,到頭來,連父母都沒能送終!
程先不吃不喝,獨自坐在家里,呂洞賓的話時時回旋在耳畔。他突然醍醐灌頂、大徹大悟:求仙不如行孝啊!一個人放著父母不去孝順,一味地去求神呀,拜佛呀,修道呀,學(xué)仙呀,燒香燒紙呀,磕頭作揖呀,又有什么用?他毅然掀掉了神案,焚毀了天書,再也不故弄玄虛了。他悔過自新,為了警示后人,要聽父母的話,要孝敬老人,斷然賣掉了家產(chǎn),在萬年橋的石欄上刻下了千古不朽的二十四孝圖。這行孝圖,為萬年橋增添了無限光彩! (劉繼孔)
來源:今日青州

點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