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青州已經有些日子,結束行程,回到家中仍意猶未盡。細細思忖,在青州的行程只有兩三天時間,竟這般勾魂攝魄,念念不忘。
索性泡上一盞清茶,茶煙裊裊中慢慢品咂起在青州的時光。
來到青州,住的易安假日酒店,莫不是崔老師已猜透我的小心思,知道我苦苦追尋李易安詩意繾綣的芳蹤已久,有意成全?也不枉我一片癡情無處許,唯海棠樹下獨聽心語。
本以為李清照會在這里留下半城海棠,紅肥綠瘦、綠肥紅瘦!迎面而來的卻是滿眼薔薇,街道旁、深巷里,房前、檐下,抬頭是花,低頭也是花,淺粉是它,深紅還是它……
來到青州,最期待的就是到已有八、九百年歷史的古城一游。
從入住的酒店到青州古城步行十分鐘路程,古城不大,我們在街頭巷間悠閑地走走停停、找找尋尋。
貢院隱藏在小街深處,門口的牌匾也被一樹薔薇占了一半,好在“青州貢院”幾個大字冷峻蒼勁,自有威儀,壓住了氣場。走進貢院,迎面看到一位趕考書生的雕像,長衫臨風,清俊雅致,年幼的書僮挑著兩箱子書一步一跟地走在身后;貢院內最顯眼的位置安放著孔圣人像,正襟危坐,若有所思;進得考棚中,同行的幾位老師煞有介事地坐到當年那僅能容得下一人的窄凳上,昏暗燈光下,一本正經起筆行文,現場體驗了把當年科場時刻,連連感嘆,讀書不易,貢生真不易!
古城主街上,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在那支起小攤,說說唱唱、紡線織布,寫寫畫畫……好生熱鬧,這個年紀了還要在這謀生活嗎?原來這些都是青州市政府聘請的民間藝人、工匠,為來到古城的游客重現老青州風情。說唱攤前,圍滿了游客,大爺清清嗓子,打上小鼓,開口唱起青州小調。衡王府、云門山、南陽河、范公亭……老青州城的故事滔滔不絕。
偶園,魯中小城也有雅致園林?來到園中,此處也有橋也有水,卻和江南的園林況味大不同,景致疏闊、通透。飛瀑流泉,疊石入境。走走看看間,冷不丁和一圃盛開的芍藥撞了個滿懷,紅綠黃紫的花朵把花圃打扮得眀艷動人,一群粉蝶在花瓣間上下紛飛,忙里忙外。清風吹過,枝條花束亂顫,猶如七彩紗巾在花圃上輕舞。抬眼間,墻角一叢薔薇努力探出身子,深情注視著身旁的芍藥,欲語還羞。窮盡所思,也沒能找出更貼合的語言描繪這般情韻,只無由地想起: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打住,秦少游詩句太凄婉,萬不能誤我賞花好心致。
沒有來到青州前,很好奇青州的青字從何處而來。
青州城中慢慢走過,我仿佛捕捉到了那抹青色。它隱藏在博物館里的一座座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像里,隱藏在唐代仕女的服飾下,隱藏在范公亭中的青青翠竹后,也隱藏在碑林石刻的字里行間,還隱藏在古城的灰墻黛瓦中,更隱藏在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平和安靜的眼神里。
走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忍不住會放輕腳步,路面有的被踩踏得光滑锃亮,有的地方被雨水打出了坑坑點點,靠墻角的石縫間,留著深深淺淺的苔痕,幾根野草從磚縫里伸出頭來,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流,灰墻里幾朵黃色月季探出頭來東張西望,無邊的柳絮在半空中飛舞,揚揚灑灑,本來很討厭這漫天飛絮,可不知怎的,此刻卻感到心底很暖,仿佛有了它們,這兒憑添了幾分煙火氣息。
短短幾天行程,古城里我走了三趟,那份安寧、那份閑適、那份靜謐,讓我有了此處心安是吾鄉的錯覺和感動。
青州,我來過,與你匆匆邂逅又匆匆離去。
青州時光,把你寄放在風中,期待著如水月色下,再度重逢!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