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州何官“躍龍河”與“里爽”的傳說
青州何官“躍龍河”與“里爽”的傳說
在青州市東北部,與壽光交界處,今何官鎮境內,有一條無名無氣的小河,名曰 “躍龍河”。縱觀齊魯大地諸河流,主要有:瀰、淄、濁、濰、清、沂、泗、汶、沭等諸水,這些河流名稱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帶有三點水偏旁,省外其他河流也多帶有三點水偏旁,唯獨這“躍龍河”與“龍”聯系起來,難道它真得與龍有聯系嗎?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話說在遠古時期的洪荒年代,神州大地洪水泛濫,一片汪洋,“無生靈存焉”。部落首領大禹奉虞舜之命,治理天下洪水,解救黎民于倒懸。大禹受命,親率各部首領,用神斧“鑿通九道龍門,修治九大湖泊,疏浚九水入海”。苦戰一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也,小腿肚上的汗毛也被磨光,最終治服水患、百姓得以繁衍生息。使得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眾河朝宗于大海,萬方朝宗于天子”的統一安定局面。
有一年的盛夏季節,在現今里爽以南的坡野中、口埠村以北的地方,有一奇人面世。據傳,該人“褐發赤目、銅首鐵額,食沙石,只吟不語”。引得眾位先民前來圍觀。剎那間,狂風驟起,天昏地暗,霹靂雷電,暴雨如注!只見這位奇人挺身騰空而起,搖身變做一條巨大蟒蛇,在空中游弋起來,眨眼間,緊貼地面向東北方,朝渤海方向游去,地面所經之處蜿蜒曲折出現一條河流,河水深不可測,浪花飛卷……
這個故事由爺爺傳給孫子,孫子又講給兒子聽,傳了一代又一代。不知哪年哪月,一位南方蠻人來此云游尋寶、探尋風水,他看到這里紫氣繚繞,非同尋常。當他得知這個傳說故事后,茅塞頓開、豁然開朗。“這是龍脈顯靈啊!此地日后必出龍子!” 隨之,“躍龍河”這名字也就叫起來了。
躍龍河發源于口埠村北,彎彎曲曲向北流淌,經里爽,至南張樓村前東折入壽光縣境內匯流入海。當流經里爽村前時,出現一平緩河段,水域寬闊平靜,水草豐茂,魚蝦肥美。遠遠望去,給人一清心、爽快、明朗,賞心悅目之感,河兩岸百姓繁衍,莘莘并茂,“里爽”一詞由此得來。四個自然村分別以黃家里爽、耿家里爽、周家里爽、吉家里爽名之。
《青州市地名志》記載:清乾隆廟碑稱:“蓋觀里爽勝狀,在躍龍河一帶,……地勢塏爽”,故名里爽。當今人們為了書寫方便、省事,寫成“里雙”,讀作: lv shuang。
人們祖祖輩輩在這繁衍生息,過了一代又一代,那位“南方蠻人”所說的“真龍天子”也一直未露過面。然而,自南而北不到十公里,就在這躍龍河流域,三個村聚落一字兒排開:口埠村、里爽、南張樓,每個村人口都在5000上下,應該算是大村落了。可以說:這都應該是“躍龍河”的龍子龍孫吧!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