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州有個“鐵頭英雄”彭瑞林
青州有個“鐵頭英雄”彭瑞林
在彭瑞林參加革命工作的60年間,有三分之一在山東,三分之二在浙江。從山東到浙江,認識他的黨內外干部和群眾,都交口傳頌著他的兩個“綽號”:一曰“鐵頭英雄”,言其是非清楚,敵我分明,對敵疾惡如仇,敢拼敢斗,生死不計,鐵骨錚錚;二曰“彭大炮”,言其對事不對人,敢講真話,能打頭陣,善放“重炮”,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了堅持真理,實事求是,不惜丟掉個人一切。這兩個“綽號”,是對彭瑞林人品性格的忠實寫照,也是人們對他高大形象的愛戴贊譽。同時,又是他以血和淚的代價為自己豎起的一座豐碑。
年少志高豪氣壯
彭瑞林,原名彭澍興,又名彭仲起。1912年4月11日,出生于山東省益都縣(今青州市)城里一個敗落的小官吏家庭中。自從懂事起,就常聽父親講:“不要攀高結貴,做事絕不能貪贓枉法,餓死也不可喪良心。”這些囑咐,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記憶。
1930年夏,彭瑞林從山東省立第四師范附小畢業后,考入位于益都的山東省立第十中學。省立第十中學是一所有著光榮傳統的學校。這里的共產黨組織相當活躍,對師生影響較深。彭瑞林剛步入這所學校,就開始主動尋找黨組織。這年冬天,在同學劉法曾的引薦下,先是經中共早期黨員、郵電工人王經奎介紹,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互濟會”。1931年春節,第十中學建立“互濟會”支部,彭瑞林任支部書記。春節剛過,他就被團省委巡視員徐欽五和張德放介紹加入共青團。不久,為配合工農紅軍第二次反“圍剿”, 剛剛擔任團支部書記的彭瑞林,組織第十中學200多名同學,借用紀念“五一”勞動節的名義,舉行了短時間演講,接著又騎上自行車,分四路出發,在城里各街口和火車站廣場演講。一路上,大家還張貼標語,散發傳單,揭露蔣介石對紅軍的“圍剿”和在鄂豫皖邊區發動內戰的罪惡事實。這次活動,在整個縣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年6月,彭瑞林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8月,彭瑞林參加了共產黨組織領導的“益都暴動”。暴動失敗后,遵照上級指示,彭瑞林趕往濟南,擔任了共青團濟南市委書記。當時,濟南的形勢非常緊張,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處決“人犯”的布告。彭瑞林冒著生命危險,分別深入到工廠、農村、學校,積極發展黨、團員。在正誼中學,他組織師生開展了反對當局無故解聘進步教師和開除進步學生的斗爭。他還成功地組織了以山東省立第一中學為中心“反對會考”的罷課斗爭。隨著斗爭的節節勝利,進一步促進了基層黨、團組織的發展壯大。
五載“囚牢”骨如鋼
1933年2月,由于共青團山東省特委書記陳衡舟被捕叛變,致使中共山東省委書記任作民、省委組織部長向明、共青團山東省特委代理書記孫善帥和彭瑞林等20余人被捕。當彭瑞林被押進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大門口旁三間審訊室時,提前被捕的向明見彭瑞林進來,機警地瞅了個機會悄聲說:“陳衡舟開始抓人了,咱們都假裝不認識!”
夜半時分,國民黨省黨部開始審訊。在審訊室,陳衡舟和他老婆,還有國民黨山東省捕共隊長、叛徒王天生(王用章)等,坐在審訊臺上。拉開隔間幔帳,擰亮電燈,但見室內已擺滿了各種刑具。王天生等先是假惺惺笑著告誡彭瑞林,要他供出所了解的黨組織及接頭人員。而彭瑞林卻一問三不知。他們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剝光彭瑞林的衣服用刑,皮鞭抽,火香燙,駁脅骨,壓杠子,直把他折磨得死去活來。然而,不管如何折磨,彭瑞林始終不吭一聲。過了18天,彭瑞林被押送到國民黨山東省高等法院看守所。在看守所,彭瑞林同其他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一起,連續進行了3次絕食斗爭。絕食期間,彭瑞林堅持六、七天不吃一點東西,導致嘴唇干裂,頭昏眼花,暈厥過去。看守人員無法,只好向他肛門內注牛奶,朝他血管里打葡萄糖水。
1935年夏天,國民黨把彭瑞林轉押至山東省反省院,進行“反省教育”。反省院長王育民單獨“開導” 彭瑞林,叫他反對共產黨,反對馬列主義,還特地派來一名叛徒,教他學唱下流歌曲。彭瑞林針鋒相對,亮開嗓子唱起了《國際歌》。敵人又逼迫他寫悔過書和反共宣言,彭瑞林斬釘截鐵地大聲反駁:“我無‘過’可悔!至于反對誰,擁護誰,我自己心里有數,用不著你們費口舌。你們如果真想抗日,那好,送我一支槍來,讓我提著上前線,看哪個狗日的當甭種!”在“反省教育”期間,國民黨當局連哄帶騙地忙著給大家辦理“悔過手續”,彭瑞林等9人堅決拒絕簽字。1937年1月,反省院把他們當中的8人分別押往山東省高等法院看守所,給彭瑞林扣上“不接受反省,劫持群眾,排斥訓導”的罪名,砸上鐐銬,單獨送往歷城分監關押。
在歷城分監,彭瑞林遇見一位綽號叫“八百年”的人犯,意思是說,他的罪已足夠判幾個死罪加起來的刑期。此人真名叫韓化南,山東昌邑人,原是膠東沿海一帶的大土匪頭子。此人入獄以來受政治犯的影響較深,很講義氣,特別同情新入監的政治犯。這天晚飯后,他扒著窗口悄聲對彭瑞林說:“老弟呀,你就放心待下去吧,不要怕他們,有難我來幫你!”一次,彭瑞林因大鬧監獄,被一群暴徒抓住,用3根皮繩,把手腕和手指緊緊勒在一只方凳上,數人按住全身,揚起大板,輪番暴打,直打得他雙手裂開了花,鮮血濺滿全身,使彭瑞林在監房里疼得一動不動地躺了3天。幸虧那位叫“八百年”的,組織一部分普通犯,向獄方展開說理斗爭,獄方才停止對彭瑞林用刑。
1937年11月,根據“國共”雙方談判協議,彭瑞林被無條件釋放。
轉戰沂蒙鑄鐵壁
彭瑞林出獄后,不顧體弱多病,立即返回益都縣家鄉,參與籌建抗日武裝和領導了敵后抗日武裝斗爭。在反“掃蕩”中,彭瑞林擔任了中共沂水九區區委書記。沂水九區地處山東沂水縣的西南邊界,轄4個鄉、320個自然村,人口8萬多。其中,轄區內的岸堤鄉,是當時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和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中共山東分局前身)所在地。沂水九區區委直接接受省委、沂水縣委雙重領導。對這個區委干部的配備,省委是經過了反復周密研究后而確定的。
彭瑞林來到沂水九區,先請沂水縣委書記劉建中介紹當地敵情,然后根據敵情迅速開展工作。他不辭勞苦,冒者生命危險,深入山區村村落落,利用各種形式,向群眾宣講反“圍剿”的意義、措施,幫助群眾增強奪取抗日戰爭全勝的信心。他要求干部群眾做好“空舍”、“清野”工作,不給敵人留下一點能吃的東西。他親自組織起自衛隊,拉起武裝,開展游擊戰,有力打擊了來犯之敵。1939年6月1日至8月間,日偽軍2萬余人,采取“鐵壁合圍”的“拉網”戰術,對這一帶實施輪番“清剿”,盡管敵人的燒、殺、搶暴行是前所未有的,但我轄區內群眾的傷亡情況,卻降到最低限度。
在沂水九區工作期間,彭瑞林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注重發展黨員,不斷壯大黨的隊伍。1939年1月至3月間,全區發展黨員20人,4月至6月間,又發展黨員40人。黨組織的健全、壯大,是抗日工作步步深入的重要保障。過去人馬很難出進的深山大岙,后來都變成人民的抗日根據地。群眾的抗戰熱情空前高漲,就連一些婦女、兒童、老人都自覺要求站崗放哨,盤查行人。對在反“掃蕩”中查出的證據確鑿的敵特、漢奸,按照黨的政策,該殺的迅速處決,不留后患。
這天,中共山東分局領導和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首長郭洪濤、張經武、黎玉等,在宿營的辛莊村,專門通知彭瑞林帶領沂水九區干部數人前往。當彭瑞林匯報完工作后,受到分局領導和縱隊首長的高度贊揚,并發給九區干部每人一支手槍和數發子彈,以示獎勵。同時,分局領導還高興地隨手遞給彭瑞林幾份剛送來的《大眾日報》。翻開報紙,頭版大標題十分醒目地映入人們的眼簾:《銅墻鐵壁的沂水九區》。
踏過長江千層浪
在解放戰爭時期,彭瑞林一直戰斗在渤海區境內,先后任渤海區民運部長,中共濟南市工委書記,中共渤海區一地委書記、四地委書記等職,為山東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春天,中共派出以徐冰為隊長的土改工作隊,到渤海區四地委所在的陽信縣搞土改復查時,毛澤東主席的兒子毛岸英是土改工作隊隊員,大家都叫他“小楊”。這期間,毛岸英一直在彭瑞林領導下開展工作,兩人結下難忘的情誼。
1949年2月,遵照中共中央關于“抽調干部南下新區”的指示,中共渤海區黨委成立了南進干部縱隊,準備到新解放區接管工作。彭瑞林受命擔任南進干部縱隊四大隊黨委書記、政委,率領8個縣的1200余名黨、政、軍干部南下。2月21日,四大隊全體南下干部從陽信縣出發,途徑山東、江蘇、安徽三省,數日后到達合肥。這時,支前指揮部決定,四大隊全體南下干部,隨同我人民解放軍25軍和27軍,在蕪湖至狄港百余里敵軍沿江江防段上突擊過江。為緊密配合我軍行動,四大隊南下干部一分為二,一隊隨25軍,一隊隨27軍。所屬的各中隊及民兵團分配到各師、團、營、連,與部隊一道前進,所攜帶的車輛、馬匹,一律寄存在江北,便于輕裝上陣。
4月20日夜,渡江戰役打響,敵人的沿江陣地在解放軍炮兵部隊的強大火力下,大部被徹底摧毀。跟隨27軍過江的彭瑞林,不顧敵機的轟炸掃射,沉著指揮各中隊民兵團追殲逃敵。大軍過江后,四大隊南下干部一鼓作氣,經過數日急行軍,連克繁昌、銅陵等若干城鎮,于28日開進廣德。這時,隨25軍過江的四大隊南下干部,也勝利開進郎溪。兩軍與其他兄弟部隊共同打響了廣(德)郎(溪)戰役,一舉殲滅敵人10萬余名。
廣(德)郎(溪)戰役后,四大隊南下干部在彭瑞林的帶領下,晝夜兼程,順利到達杭州。接著,他們又接到開赴溫州的命令。此時,隊伍中有少數人員產生波動情緒,覺得自己大隊是過江最快、吃苦最多的隊伍,理應留在條件較好的杭州開展工作,不想再繼續南下。針對這種思想,彭瑞林立即召開大隊黨委會議,決定在全體干部中開展“反驕破滿”教育,很快穩住了隊伍,堅定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心。大家團結一心,邁開堅實步伐,一股作氣,提前到達溫州。
終生難忘麗水情
1949年6月,彭瑞林堅決服從上級決定,帶著一批南下干部,離開剛剛安家的溫州,又趕往麗水。他擔任了中共麗水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麗水地區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區,轄區有8個縣,地廣人稀,群眾生活非常困難。再就是解放軍過江后,國民黨主力部隊被殲或南逃時,留下一些散兵游勇,與當地地主、惡霸、漢奸相互勾結,形成多股土匪。他們利用這里山多林密,便于隱蔽的天然條件,占山為王,切斷交通,殺人放火,危害百姓,嚴重影響著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
彭瑞林到任后,先是召開了中共麗水地區第一次黨代會,傳達各級黨委會議精神,制定發展麗水、建設麗水的規劃。會后,組織大批干部下鄉,傳達這次黨代會精神,幫助建立健全地方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權及各種群眾組織,組織武裝工作隊,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剿匪反霸。到1950年初,基本殲滅成股土匪。對500名地主、惡霸,分別給予鎮壓、管制,堅決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從1950年12月開始,在全區范圍內進行了土地改革,迎來了轟轟烈烈、熱火朝天鬧生產的大好形勢。廣大革命群眾喜笑顏開,把南下干部譽為“毛主席派來的人”。1949年11月16日的《浙江日報》上,就曾刊登過彭瑞林的文章,題目就是:《毛主席的人真來了》。
當時,由于交通不便,從境外能開往麗水地區的車輛,僅能開到地委所在地麗水縣,還不時半路被土匪截擊。全區大部分縣的領導到地委開會,路上來回至少兩天,距離最遠的慶元縣,來回一趟需要走15天。曾任宣平縣委書記的晨光同志風趣地說:“我每逢到地委開會,都是帶一名通訊員,牽一匹馬,肩上背著干糧、水壺,簡直就是唐僧到西天取經。”為縮短時間,有效地解決上情下達問題,彭瑞林采取了分片指導的辦法,在區內設兩個集中點,一個集中點輻射臨近4個縣。每逢傳達上級指示或地委開會,干脆帶著通訊員、秘書、馬夫各一人,分別到集中點上進行。這么做后,盡管彭瑞林翻山越嶺受累多些,但給各縣的干部帶來許多方便。
彭瑞林這種迎著困難上,樂于吃苦的精神,贏得了干部群眾對他的尊重和愛戴。有一次,他到慶元縣高山深處的村寨調查,發現群眾種在梯田上的大片玉米、蕃薯,每到成熟季節,就受到成群的猴子、野豬的糟蹋。有的農戶辛勤一年,竟然顆粒無收。他問當地群眾“有什么好法子?”當地的群眾垂頭喪氣的說:“實在沒辦法呀!”彭瑞林急紅了眼,“大炮”性子上來了,他大聲說:“那我們老百姓吃什么?能熟視無睹嗎?打!”他立說立行,馬上召開慶元縣干部會議,作了一個簡短的動員會講話,要求大家,在貫徹“剿匪反霸”的同時,抓住猴子、野豬一塊打!群眾的糧食入了倉,對共產黨更加熱愛。
歷盡坎坷顯本色
麗水任上,彭瑞林憑著非凡魄力,迅速打開局面。“鐵頭英雄”彭瑞林的名字在浙江大地如雷灌耳,越傳越神。1951年,他調任中共溫州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1952年,又由溫州調往省城杭州,先后任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浙江省人委秘書長和浙江省檢察院檢察長。在1956年召開的中共浙江省二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這一年,罕見的“八?一”特大臺風在象山縣登陸,給象山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彭瑞林受省委、省人委委托,幫助救災和處理善后問題。在水陸路交通和通訊完全中斷的情況下,他即向駐浙空軍救援,乘坐飛機察看災情。為了看得清楚,他要求飛行員超低空盤旋,從3000米以下子降到300米,這是相當危險的。為盡快趕往災區,他又乘坐運輸機,經寧波轉舟山海軍部隊,再乘坐舟山海軍部隊艦艇到達象山。當時,象山縣南部的一些村莊,已被臺風海潮洗劫一空,多數民房倒塌,即將收割的早稻也不見蹤影,1300余名群眾被無情奪去生命,村村哭聲不絕,許多干部群眾束手無策。“從天而降”的彭瑞林,一踏上象山土地,馬上組織群眾投入打撈尸體和搶救傷員的戰斗,指揮人馬火速調運救災物資。晚上,他同縣里負責同志打著燈籠、火把、淌著沒膝深的潮水,挨村逐戶慰問災民,穩定群眾情緒,幫助干部群眾振奮精神,重建家園。他一連幾天沒合眼,始終戰斗在救災第一線。
1957年深秋,不料風云突變:中共浙江省委召開四級干部大會,開展整風反右。本來,會議的矛頭是對著省長沙文漢、副省長楊思一。在斗爭的關鍵時刻,省委幾位主要負責同志,深知彭瑞林的“大炮”脾氣,相繼來做他的思想工作,要他帶頭揭發沙文漢、楊思一的“反黨”罪行。彭瑞林經過前思后想,認為:沙文漢、楊思一都是我黨資深的老黨員,為革命出生入死,做事光明正大,從來沒有什么“反黨”言行,怎么“揭發”呢?!于是,他打定主意:決不能昧著良心陷害好人。揭發大會上,當主持人點名讓彭瑞林發言時,彭瑞林登上主席臺,指著坐在臺上的省委主要負責人江×,直言不諱地說:“依我看,沙文漢的民主作風比你強,沒有你這樣粗暴……”彭瑞林這一“炮”,使整個會場頓時炸了“鍋”,也是使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一雙雙目光齊刷刷地盯向主席臺上。特別是那位省委主要負責人,簡直火冒三丈,徹底惱透了。頃刻間,會議的斗爭矛頭也隨即轉移,集中對準了彭瑞林。最后結果,由“沙文漢、楊思一問題”發展為“沙文漢、楊思一、彭瑞林、孫章錄(省委委員、省財貿部長),是反黨、反社會主義集團的右派分子。”接著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下放勞動改造。
從這一天開始,彭瑞林的“右派”帽子一戴就是22年。在胡耀邦、譚震林等中央領導的過問下,直到1983年12月25日,在中共浙江省委召開的第七次代表大會預備會議上,才通過了《關于撤銷省二屆黨代會二次會議開除沙文漢、楊思一、彭瑞林、孫章錄同志黨籍的決議》,徹底平反。有誰能想到:過去的22年里,一位本應享受八級工資待遇的國家高級干部,每月只拿18元錢的生活費;過去的22年里,彭瑞林成了地地道道的大糞工,拉著大糞車在省委大院各個廁所忙活著,受到無數次的嘲笑、凌辱;過去的22年里,彭瑞林多少次與“階級敵人“站成一排,被批斗,被罰跪,忍受各種名堂的污辱;過去的22年里,彭瑞林的親生兒子,為搶救國家的生命財產英勇戰斗,被大火無情奪去生命,就因為其父是“右派”,而抹去 “革命烈士”的審批資格(浙江省人民政府已于1983年補追為“革命烈士”)……
1983年,被平反的彭瑞林重新走上了省級領導崗位,先后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中共浙江省顧問委員會常委等職務。此時彭瑞林雖步入老齡階段,但仍保持朝氣蓬勃的干勁,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為浙江省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由于年齡的原因,當他主動辭去領導職務后,仍然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熱心老年體育事業,關心教育下一代,是浙江省老年體協、氣功協會和杭州市青少年活動基金會的創始人之一。他還被選為全國老年體協副主席。
離休后,彭瑞林一時一刻不肯停閑,撰寫了大量中共地方黨史資料和革命回憶錄,特別是為冀魯邊區和青州市的中共黨史資料征集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回老家探親時,他聽說青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要搬遷新址,馬上從自己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微薄存款中,一次捐獻5000元,表現出這位離開老家數十年的老“青州”對家鄉的無限眷戀之情。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