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州古城馮家祠堂
青州古城馮家祠堂
青州城里的馮家祠堂,指的是明代馮裕家族之祠堂。有“馮氏宗祠”、“二支祠堂”、“五支祠堂”共三處。按時間順序以馮世宗祠最早,其次是二支祠堂,五支祠堂最晚。三處祠堂建立時間,前后相差約50余年。
馮家宗祠堂,為區別分支的祠堂,所以稱為“宗祠堂”。馮氏宗祠堂在今偶園街南段路西。明萬歷中期,由馮子咸與馮琦創建。馮子咸與族人商定了祠堂行香傳帖和行香、瞻拜之禮,并發起成立了家族敦睦會,提出了祠堂管理的要求。馮琦發動家族集資,撰寫了修建祠堂約單。集資及物品由馮珣管理并負責督工建祠。宗祠堂的祭祀日是:元旦、元宵、端陽、七月十五、仲秋、重陽、十月十三、冬除日、年除日。(過去所有祠堂祭日大致相同。)
明代青州馮氏世家的始祖是馮裕,祖籍臨朐,于明弘治、正德間為官南北,后定居青州城中,族眾繁衍,人才輩出,世稱“北海馮氏”。
馮裕有八子:馮惟健、惟重、惟敏、惟訥,惟直等,后來,先后早亡四人(其中,惟直,行七,因惟重去世悲痛過度而死亡,卒22歲。妻子,陳氏,陳經之妹,有傳。)留下四人成才,稱“四馮”,以文學成名。惟健、惟敏是舉人,惟重、惟訥是進士。惟健未做官,一直在家作詩,主持家務。他的三個弟弟都曾出仕做官,其中惟訥官至布政使。馮裕的曾孫馮琦,萬歷五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馮琦與其堂叔馮子咸,是馮氏家祠的建造和管理者,倡建了馮氏宗祠。宗祠堂祭祀馮裕及惟健兄弟等。
宗祠堂的建立,能夠以此維系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維系祠堂活動的經費來源于祭田。馮氏家族祖塋在青州城北的堯王山東側,有田四十大畝。另有他處祭田,有碑記。(碑記現存于偶園內)
馮氏二支祠堂。在今馮宅巷,今東門大街中段路北,建于明萬歷年間。
馮裕次子惟重以進士入仕,官至行人,卒于任上。惟重生一子,名馮子履。子履字禮甫,號仰芹,幼孤,其母親將他訓育之。他中隆慶二年進士,官至河南右參政。馮子履有二子,長子馮琦,次子馮珂。馮琦官至禮部尚書,馮珂秉性清高,不愿出仕。兄弟二人建立祠堂,名為“光啟堂”,有光前啟后之意。二支祠堂專門為馮子履而設。因為馮子履是馮氏二支,所以通常人們稱本祠為“二支祠堂”。子履自幼喪父,在母親和其他親人的撫養教育下,奮發有為,又承前啟后,使家族繼續輝煌。所以“光啟堂”非比尋常的祠堂。當時馮琦官職顯赫,其營建的祠堂規格亦高。馮珂的孫子馮虎臣中康熙三年武進士,不愧其先祖。后來二支祠堂逐漸荒廢,二支后人進行了重修?,F在,青州博物館中藏有道光年間的《重修光啟堂記》石碑,可供參考。
馮氏五支祠堂。在偶園的西北隅,與馮府相連。清康熙前期馮溥建。因馮惟訥在兄弟中行五,馮溥是惟訥之玄孫,是五支嫡系,所以他建的祠堂稱為:“五支祠堂”。
馮溥,字孔博,號易齋,他是青州馮氏第六代。清順治四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拜文華殿大學士,加太子太傅,賜祭葬,謚文毅??滴蹰g,他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很有功績。馮溥在康熙八年以后開始整合營造偶園,同時建設府第和祠堂??滴醵?,他獲準致仕歸里。康熙帝給馮溥以很高的待遇:賜宴、賜詩、賜印章,關懷寵榮備至。馮氏祠堂以后建成,康熙帝御賜其大門額“清白世家”,二門額“東遼世業”。御賜大門聯“天語:家世蟬聯奏補袞調羹之業;綸音:祖風綿邈稱說詩敦禮之宗。”御賜祀廳聯“天語:序昭穆以篤天倫式懷嗣續;綸音:仰幾筵而思世德勿忝高曾?!?/p>
“五支祠堂”祭祀馮氏先祖若干人(包括其他支的先祖)。馮溥所建祠堂中,祭馮裕、馮惟訥及其兄弟、馮子臨及其叔兄弟、馮珣及其堂叔兄弟、馮溥之父馮士衡兄弟等。馮溥歿后,其后人又將他作為重點祭祀之?,F在,偶園恢復建設中,五支祠堂,恢復了原來的面貌,并將這一祠堂辦成水平較高的祠堂。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