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秋末初冬出游,一定不能錯過的小眾古村,邂逅未經雕琢的美好
秋末初冬出游,一定不能錯過的小眾古村,邂逅未經雕琢的美好
秋冬之韻味,莫過于村落
一幅幅油畫,絢爛而有詩意
片石磚木,煙火人家
都是鄉愁的滋味
秋末初冬時節,穿行在古村落里,徜徉在時間的長河中。
看田園美景,品古色古香
自有一種愜意在心頭
快和好客君
一起去探尋那些美麗古村落吧~
捎近村
捎近村坐落在一個狹長的山谷里,據村口清代同治年間的石碑記載,此村古時曾是章丘通往泰山的要路,經這里去泰山燒香拜祭路程稍近,捎帶物品近便,“稍”、“捎”二字同音假借,于是得名“捎近村”。
捎近村非常適合自駕前往,沿著彩港路石泉路一路前行就連路邊都很美,紅葉黃葉綠葉繽紛多姿,一路都是風景。
進入村子就能看到滿樹金黃的銀杏小道,路旁農家掛滿柿子的枝頭,以及不遠處繽紛五彩的山坡秋色。
路上找到合適的賞景地點稍微駐足,不管是遙望遠山紅葉還是駐足拍照打卡,都很方便。
除了景色醉人,在這里竟然還藏著“降龍木”!這可是被列入古樹名木保護范圍且具有濃烈傳奇色彩的名貴珍惜樹木;此外還有歷城區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古井群。
點擊 ? 進入導航
捎近村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方峪村
在長清孝里街道南部大峰山西南處的山峪內,有一座石刻“博物館”,石街石巷、石房石院、石雕石磨……各種石刻琳瑯滿目,幾乎應有盡有。除了大門和梁棟是木質的,其余的全是石頭,全村沒有一塊磚頭瓦片。
方峪村最早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宋代時叫王嵎村,明代方氏由山西搬遷至此,以農耕為主。方氏進村后因王氏乏嗣,方氏逐漸成為望族,于清中期更名為方峪村。
村落現存古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由于石頭很堅固,因此古村的格局和建筑保存極好。
村落的建成最早是由山下至山上,由村東到村西,由村南至村北呈階梯狀布局。由于方峪三面環山,一面出入,故歷代兵患、匪患較輕,清末為防捻軍匪擾,村民還在村西山頂建了一座山寨鵓鴿寨,至今保存尚好。
村子有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巷,由五圣堂向西為前街,也就是方峪古村落的中心大街,前街北側坐落有五圣堂、方家大院、兄弟門等主要院落,后街位于前街的北側,主要院落為吳家大院。兩條主街與條條胡同把村內三百余處古院落連接起來。
另外還有多條南北向的胡同把前街、后街相聯通,大街小巷均由青石鋪成,街道有的平直,有的順應地勢,使整個村子因地制宜,錯落有致。
方峪村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
十八盤村
十八盤村南靠泰山,東臨藥鄉森林公園,西鄰拔山、鳳凰嶺,幽幽地隱藏青山綠水之間。
村子建在海拔770余米的山頂,道路彎彎,崎嶇不平,上上下下,進村要繞十八道彎,被稱之為十八盤。
十八盤村堪稱風水寶地,四面環山的地理位置,森林覆蓋率高的自然條件,讓十八盤村猶如“世外桃源”般空氣宜人、景色秀麗。
村子中間有一泓碧水穿過,被攔河壩截留依次形成了四個梯級波光粼粼的小型水庫,在發揮蓄水功能的同時,還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十八盤村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趙嶺村
趙嶺村位于章丘區曹范街道的雙峰山之巔,村莊一圈都是山,遠看整個村子仿佛一個懸崖上的村莊。
村莊四面山坡上種滿了黃櫨、松柏等多種植被,一到秋天這里的風景秀麗可人。
清晨的薄霧和落日的余暉攪揉著山坡上漫山遍野的紅葉,呈現出一片多彩的畫面。
趙嶺村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斷岧村
斷岧村位于彩石街道最南端,接壤濟南市南部山區。進入11月,村子的紅葉已染紅了山谷。
秋天的斷岧村是多彩的,漫步山水間,萬葉婆娑,千嬌百媚,讓人遐思無限,沉醉在這美妙秋景之中。
猶如畫家的調色盤,遠山近景,綠色、黃色、紅色滿目皆是醉意。大自然用它的妙筆,潑灑出一幅霞披千山的曼妙畫卷。
斷岧村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小石屋村
位于章丘垛莊小石屋村的紅山翠谷就是美不勝收的賞楓地標。
遠遠望去漫山的紅葉襲裹著萬物,人群在紅楓里漫步,像宮崎駿的漫畫,栩栩如生。
內斂的紅、明艷的黃、小點的綠……紅山翠谷五彩斑斕的盛裝令人歡欣愉悅!
小石屋村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逯家嶺村
在濟南萊蕪區古“長勺之戰”遺址西北方幾十里處,齊長城風門道關下,有個叫逯家嶺的古村落,村莊建在近乎垂直的懸崖峭壁之上,村子中房舍皆為村民就地取材,用石頭筑成,堅固異常有些老屋已歷經數百年風雨而毫發無損。
據《逯氏族譜》載,明永樂年間逯姓家族遷此建村,因在嶺頂之上,故名“逯家嶺”。村里祖祖輩輩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沖了泰山頂,沖不了逯家嶺!”
在村中行走,腳下是一塊塊被踏磨得溜光滑潤的石板,眼中是一座座歷經歲月風霜侵蝕的斑駁陸離的石頭老屋。
村子里的逯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雖然現在已無人居住,但大門及東西南北各屋完好。
走進逯家嶺村,穿行在古道小巷、山嶺田間,遠眺巍峨群山,俯瞰崖居之險,感受古村原始氣息和原生態之美吧。
逯家嶺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
東峪南崖村
東峪南崖村,是平陰最南端的一個小山村,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東峪南崖村又稱東扈峪村,是因為春秋時期的古扈國遺址就位于這里。據史料記載,宋代已有此村。目前保留有明清建筑300余戶,房屋2000多間。
走在南崖村,仿佛徜徉在一個又一個歷史的驛站,瀏覽不盡光怪陸離的興衰交替。
皋子門、文昌閣、石板路等古建筑,移步換景,目不暇接,隨到一處,都會牽出一大串的故事或傳說。
文昌閣是東峪南崖村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清朝康熙22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文昌閣和城門為連體建筑,文昌閣分為上下兩層,上面是文昌廟,廟內供奉著文昌大帝;下面是老村圩子墻上的一座石門,也是原來全村唯一進出的城門。
這里還藏著一處名泉,便是濟南新72名泉之一的扈泉。之所以叫做扈泉,也是與古代扈國國城舊址有關。扈泉平時細水長流,盛水期則噴水如柱,經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聲傳數里。巖壁懸有古柏,石隙擠出青條,古人將此景稱作“扈泉涌碧”,為東阿古八景之一,如今懸崖上仍鐫刻著由于慎行、邢侗、孟一脈、朱維京合寫的“扈泉涌碧”四個朱紅摩崖大字。
東峪南崖村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
秋末冬初了,
去山里尋一處古村落吧!
紅柿掛滿枝頭,銀杏金光閃閃,紅葉嬌俏美艷,
當下就是最好的時間。
看一看,色彩斑斕,
嘗一口,清香甘甜。
去鄉村間邂逅最禪意的景色,
最適合不過了!
攝影:李鋒、四眼龍、邵凱
諸葛視界、王琴、王嘯、王平
【青州_青州旅游網_青州旅游攻略_青州酒店_青州美食_青州景點_青州古城】
www.vitory.cn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