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鮮為人知的青州仰天寺傳說
鮮為人知的青州仰天寺傳說
1986年,青州市重建三山一寺,其中一寺就是仰天寺。
它位于青州市西南一百華里處,這里松奇石秀,古木參天。九月九一過,滿山的紅葉點綴在蒼松翠柏之間,組成一個五彩繽紛的花的世界。寺內,有佛爺殿、大雄寶殿、龍王廟、隔山照、望月臺、仙人洞、佛光崖、水簾洞等名勝古跡,只不過這些古跡大多數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在只存留著幾處殘跡,關于這幾處殘跡,當地流傳著這樣幾個故事。
一、佛光崖
很早以前,在南道與劉洛之間,有一座小廟,當地稱南道廟。廟里供著如來佛,一年四季,來廟里燒香磕頭,拜佛還愿的善男信女們絡繹不絕,香火倒也旺盛。如來佛呢,在這里享受著眾多的人間香火,也感到心滿意足。
一日,如來佛心血來潮,把廟里諸事安排一番,就四處閑游,不知不覺來到一個僻靜的所在,這里蒼松翠柏、百鳥合鳴,紅的花、綠的草,更有那潺潺的流水,風光十分秀麗,別是一番情景,這就是仰天山。
山中有一陡崖,足有四十丈高,如刀削斧劈。幾棵松樹倒長在崖的石縫里。如來佛心想:若在此處修身養性,不比那南道廟里強百倍嗎?在崖前默默地站了一會,于是,崖上便留下了如來佛的像。
如來佛回到南道廟里,趁夜深人靜的時候,念動真經,將一尊泥塑的化身遷到了這座崖下。
第二天,前來廟里燒香的人們不見了如來佛的像,大吃一驚,便四處尋找,終于在仰天山的石崖下找到了,石崖上留有如來佛的像。從此以后,人們便稱這崖為佛光崖了。崖上那幾株松樹也隨之而出名,成為有名的倒吊松。
后來,人們在這里修建了佛爺殿,將如來佛的佛像供奉在里面。善男信女們不再到南道廟里燒香拜佛磕頭還愿了,而來這里燒香的人們越來越多,逐漸成為方圓幾百里的一所大寺院,仰天山也就被人們改稱仰天寺了。
二、龍王廟
望月臺的下面,便是龍王廟,廟里供著四海龍王。
相傳有一年,久旱無雨,莊稼都快干枯了。周圍幾個村的人都聚集到仰天寺的龍王廟前來磕頭,祈求龍王爺普降甘霖,救濟這一方生靈。求雨的人們跪了三天,天空還是沒一絲云,這可急壞了悟因法師,他找來一個“升”,里面裝滿了火藥,然后,把點著的香插進了“升”里,悟因法師頭頂盛滿火藥的“升”,跪在龍王廟前。
眾人在下方跪拜求雨,驚動了玉皇大帝,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奉旨出南天門,看得清、聽得真,如實回報玉帝,玉皇大帝立即召金衣力士,領旨往水府龍宮而去。
東海龍王接到玉皇大帝圣旨以后,急忙點風伯、雷公、云童、電母來降雨。
跪在龍王廟前的悟因法師,插在火藥里的香眼看就要燒著火藥了,眾人都替悟因法師捏把汗。就在這時,天空中滾來濃濃烏云,接著銅錢般的雨點落了下來,悟因法師得救了,干枯的莊稼得救了,這一方生靈得救了。
過了幾天,人們在白羊口村請了一個戲班子,專門請龍王爺去看戲(當地人稱謝雨),一連看了三天戲,就請龍王爺回廟,四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怎么也抬不動龍王爺的塑像,于是增加了八個,總算抬到了仰天寺,可是沒等放下,八個小伙子如騰云駕霧般得又抬著龍王回到了白羊口,八個小伙子半晌也回不過神來。老人們說:“這是龍王爺沒看夠戲,不愿走。”于是又唱了三天,人們才把龍王爺抬回了仰天寺的龍王廟。
從此,每逢天旱,方圓幾百里的人們,都來這里求雨,廟里的香火逐日旺盛起來。
三、仙人洞
佛光崖的崖中間,有一個洞,叫仙人洞,它離隔山照只有三十多米。
古時候,仰天寺的老方丈整天想得道成仙,于是,他命人從隔山照爬上去,在石崖上鑿眼,鑿上一個眼,插進一根鐵棒,鑿上兩個眼,鋪上一塊木板,這樣,一直從隔山照鑿到仙人洞的洞口,木板也就鋪到了仙人洞的洞口,一切準備就緒,他帶上一個小和尚,帶著蠟燭經書等,沿著木板向仙人洞里爬去。
他爬過一塊木板,就把這塊木板掀掉,并拔出閑出來的鐵棒,這樣,他到了洞口,也就沒有退路了。
他命小和尚去探洞,小和尚燃盡了一支又一支蠟燭。##,來到洞的盡頭,一張偌大的石磨上,睡著一個美麗的姑娘,他感到很奇怪,躡手躡腳來到床邊,撿起一只繡花鞋,走回洞口。
老方丈在洞口等了很久,才看到小和尚走出洞來,手里提著一只繡花鞋,忙問怎么回事。
小和尚把洞里的情景向老方丈一五一十的講了一遍,老方丈聽后怒叱小和尚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貪財、不愛色,四大皆空,你怎么把人家的繡花鞋拿來?我佛如來要懲罰你的,還不快送回去!”
小和尚受到老方丈的一頓訓斥,無可奈何的復歸洞里。
老方丈左等不見他出來,右等不見他出來,便在洞口找一個干凈的地方,坐化了。
以后,每年八月十五,月亮剛升起來,正好照進仙人洞里時,若在仙人洞對面的松樹臺上,便望見洞口處有個小和尚和一個大姑娘在說悄悄話哩。
從此,再也沒有第二個人到仙人洞里一觀。
四、隔山照
仰天寺西山的半崖上,有個洞,洞內石壁之上有個鎮寺之寶——八寸見方的一面石鏡,現已模糊不清,究竟毀于何年何人之手,無從考證。不過當地有這樣一個故事。
青州府知府帶著一班衙役,來仰天寺替夫人燒香還愿,順便瀏覽一下仰天寺奇景,早有衙役通報寺內。
仰天寺方丈率眾僧迎到寺門以外,一番寒暄,把知府大人與眾衙役讓進寺內,眾僧端上茶來,知府問方丈:“聽說貴寺有一個鎮寺之寶,觀者心想什么,鏡內便出現什么,是真的嗎?”
“是真的,不過它不在貧僧處收藏,而在西山的半崖,一個##石洞內,您若想看,不妨隨貧僧上去一觀。”
知府大人跟隨著老方丈來到隔山照的石鏡前,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于是,石鏡上便出現了自己的父母,他們正在丫環地伺候下吃午飯。他很高興,又想到了自己這次來仰天寺燒香還愿是替夫人而來,夫人現在干什么呢?他不看則可,一看直氣的頭昏眼花,往后便倒,幸有衙役扶住,才沒有跌倒在地。原來石鏡中出現了夫人正和一個管家調情。他一怒之下,撿起一塊石頭,朝石鏡砸去。眾僧人及老方丈眼睜睜地看著鎮山之寶被毀,敢怒而不敢言。知府大人出盡了丑,急命人抬轎回府。從那時起,隔山照便再也照不出人來了。

點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