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州古城留香
青州古城留香
青州古城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卷。她,美得很特別!可能是所有古城中最鮮活、最有韻味的一座, 雍容得讓人有著雀躍的美。
古城留香
青州,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卷。她,美得很特別!
青州古城,可能是所有古城中最鮮活、最有韻味的一座, 雍容得不得了,有著讓人雀躍的美。
青州因文而立,因旅而興,因融而活,描繪出一幅全域旅游大美畫卷,吸引著八方來客。大美畫卷就像熱戀中情人的眼睛,每一次回眸,都令人心旌搖蕩,難以忘懷。
國慶小長假,大學同學素梅來青州游玩,我自然晉升為導游。金色的柔光,潑潑灑灑,傾瀉在廣闊的大地上,鉚足勁兒向她炫耀青州的大美。
家在遼寧省的她,一直特別向往青州的5A景區古城。今年正逢新中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她早就聽說古城景區裝扮一新,滿城繽紛著靚麗的鮮花,每天全國各地的游客涌入古城……
素梅實在無法想象“古城游”是怎樣的繁盛和熱鬧?總要眼見才能滿足一顆充滿好奇的心。
秋陽正好,我和素梅手牽著手,游走在古城柔軟而動人的時光里。雄偉的阜財門,有一種超然的莊嚴,在藍瑩瑩的天空下,給古城平添一種高端大氣。鮮花和綠植打造的“天安門”和景觀造型,氣勢磅礴,奪人心目。花香纏繞,我和素梅也在“天安門”前合影,定格永恒的美好。
漫步在古城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如霞似錦。在陽光照耀下,在一張張明媚笑臉映襯下,在汩汩滔滔人流里,一切都華美透亮,云蒸霞蔚,我陶醉在這紅色的夢幻中了。經典的中國紅將古城渲染成紅色的海洋。
十里古街,穩實厚篤,茂茂騰騰的人間煙火處。腳下的青石板,歲月刻下一道道厚重迂緩的轍溝,風雨蝕去重重疊疊的腳印。這里曾是青州直通京畿、臨沂、江蘇等地的唯一官道,客商車馬南來北往,各種商品匯集于此,會館遍布,店鋪林立。
古色古香古建筑,明代特有的彎脖斗拱,出檐的梁柱,黑漆斑駁的木門,鏤花窗欞,住戶的窗臺上,菊花開著大朵的艷麗……這是一部寫滿象形文字的書,我們古老民族繁衍、創造、執著、奮搏,煌煌歷史巨著中沉甸甸的一章。
鉆石一樣的陽光,在人家屋頂上閃亮,在一些樹枝上閃亮。來來往往的游客和市民頭上、身上,便都鑲著陽光的鉆石。古城街巷肌理清晰,空間布局完整,古城傳統風貌原汁原味。
我挽著素梅,散漫游走,好似在幽古的歷史隧道“穿越”。古城古街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宏闊,昂揚,我心靈中頓然萌動了一種偉大而純摯的情感,也萌動了一種蒼茫的歷史感和沉重的使命感。
我們正陶醉著千古綿延的天地美好,遠處傳來悠揚悅耳的《我和我的祖國》旋律,幾百名旗袍佳麗身著古典旗袍,手擎油紙傘,行走于千年古街,蓮步輕移,云鬢垂眸,伴著靈動的步伐,優美的音樂,古街上傳統藝術與旗袍文化完美融合。一襲旗袍,裊裊娜娜,美得像水粉畫,扮靚了古城,驚艷了眾人。她們用旗袍秀這一特殊方式慶祝國慶節,表達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素梅第一次來古城,遇見國慶旗袍秀,除了驚喜還是驚喜,連連點贊:“非常好!非常美麗!和古城文化非常相配!”
繼續前行,“梆、梆、梆”清脆的打更聲頗有節奏,循聲望去,只見一位頭戴紅櫻帽、身著清代長衫的打更人,安詳沉穩,一步步走來……
素梅的眼睛睜得老大,驚奇不已。一向好湊熱鬧的我說:“我問他現在幾更了?”她扯住我的衣襟,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道:“他和我們隔著幾百年光陰呢,怎么能聽見你說話?”
“咣—咣—咣”宏亮的銅鑼聲敲擊著人的耳朵。“呀,快看,知府巡城!”素梅驚叫,兩列在舞臺上見過的衙役走過來,胸前“衙”白底黑字,醒目得很。“肅靜”“回避”警示牌,老遠清晰可見。
我不禁打一激靈:他們是從電視劇里走下來的吧?知府大老爺巡察古街,要老百姓回避?古街籠罩一種“威武”氣氛,我趕緊拉素梅躲在街角,屏住氣,睽目呆住了——
十個衙役頭前開路,面色肅穆;四個藍衣侍衛手持長矛,威風凜凜;一頂八抬大轎,金瓔珞、黃圓頂、墨綠絲絨轎身,八位紅衣轎夫,肩寬體壯,步履穩健;知府大老爺呢,竟然沒坐在官轎里,他戴官帽,穿官服,蹬官靴,赫赫威武,堅實地走在右前方。
猜不出這位知府大老爺出游巡行,是視察民情呢,還是體驗生活?“咣—咣—咣……”鳴鑼開道漸行漸遠。素梅還凝神沉思。我輕拍她的肩頭,她轉過身溫婉一笑,無聲的,笑靨從一雙明眸里如水流出。
不遠處,彩綢舞動,樂曲悠揚,我和素梅疾步走近,只見幾位女子,發髻高挽,衣袂飛揚,翩然若仙,每人舞動著兩根花棍,紅白相間紅瓔珞,火紅炫美。
一群“抖空竹”的隊伍,大人、孩子齊登場,穿專業練功服,抖得神采飛揚,令人眼花繚亂,贏得陣陣喝彩。
“磨剪子啰鏘菜刀——”嘹亮的吆喝聲在熱鬧中升起,一位扎青布圍裙,扛木板凳的磨刀老人,緩步走來……
且走且欣賞,真愿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拿來,都拿來贊美古城。這是俗世,煙火凡塵,愛著,生活著,人間歲月,各自歡喜。
我的心切切的,仿佛聽到古城在低語,腳下踩了幾千年的青石板街,悠悠訴說著前朝今世的動人故事。古城綻開獨有的“青州的微笑”,令世人迷醉。
有些口渴了,抬眼一望,“大碗茶”幌子晃眼睛,我弱弱地問:“伙計,幾文錢一碗?”孰料,系白圍裙的服務生友好地擺擺手:“免費,請喝!”我和素梅端起黑陶大碗茶,相視一笑,細品香茗……
氤氳著茶香,三五位刺繡女子安然端坐,飛針走線;幾個紡線女子輕搖紡車,細細的棉線在手里柔順地拉長、拉長……
一輛黃包車慢慢駛來,車上一對銀發老人,車夫是一條穿對襟汗衫的北方漢子。“駱駝祥子。”素梅輕輕喊道,目光晶瑩。老舍的“祥子”夢想擁有一輛自己的黃包車,在烈日和暴雨里掙扎,而眼前這位“祥子”卻春風滿面,悠然自得。我只覺得新奇好玩,素梅卻癡癡發呆。
一路歡歌,阜財門、偶園街、東華門南巷,東門大街、北門里街,我和素梅就像撿拾貝殼的孩子,在詩意棲居的古城古街,貪婪地撿起一枚又一枚,每一枚都色澤斑斕,愛不釋手。
金烏西墜,素梅興猶未盡,頻頻回首。我望著她緋紅的臉龐,晶亮的眼眸,知道她被青州古城無限的魅力迷醉了!
“找個青州小伙嫁了吧,可以天天游古城!”素梅和我兩個人臉上都掛著一團的笑。
作者簡介
張素臻,山東青州人,教育碩士,中學一級教師,就職于青州市東夏學校。濰坊市作協會員,青州市作協理事,濰坊魯風彌水文化學會副會長,著有散文集《行走在春風里》
此文獲得由青州古城管委會舉辦的悅游古城——“東華門南巷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青州古城美文征集大賽三等獎
【青州_青州旅游網_青州旅游攻略_青州酒店_青州美食_青州景點_青州古城】
www.vitory.cn

點評內容